查看原文
其他

楼市见底了吗

小屋见大屋 未来可栖
2024-11-22

目前二手房市场活跃度高于新房,也说明了新房市场调整并不到位。虽然今年3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、销售额同比降幅收窄,但市场成交量仍处于历史最低位,筑底过程尚未结束,性价比共识还未达成。

作者|小屋见大屋

图片来源|pexels

4月22日,北京市住建委、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联合发布新规:4月23日后签订购房网签合同,且离婚不满一年的房贷申请人,如家庭名下在本市无成套住房,执行首套房信贷政策。

“离婚未满一年即认定为二套房贷”的政策自2017年3月24日起执行,供执行了7年多时间。在此之前,北京通州时隔9年解除买房“双限”,以及“认房不认贷”已经率先放开,标志着2016年、2017年出台的收紧政策基本撤销,政策导向进入新阶段。

过去十年,北京楼市成交量与政策条件的关联度非常高,新房市场成交曲线与全国数据经常发生偏离,走出独立行情。

比如,2016年,借助棚改政策发力,全国新建住宅成交137540万㎡,同比上涨22.4%,而北京同期的新建住宅成交下滑了11.9%。原因是北京全面收紧了限购、限贷、限价政策,同时减少了土地出让。

被限制的需求涌进了二手房市场,2016年,北京二手住宅网签272431套,较2015年大幅上涨38%,创下了历史纪录。

随后,2016年“930”政策出台,首套、二套房首付比例双双提高。2017年“317”,又进一步将购买二手房首付比例提高到了不低于60%(普宅)、80%(非普宅),同时执行认房又认贷。

至此,北京新房、二手房成交量再也没有接近历史高位。

2013年-2023年北京住宅市场情况:

2015-2023年北京二手房成交数据:

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目前市场缺乏稳定预期,等待市场自行调节筑底,将遥遥无期,破局的关键在于政策端。

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整理,2024 年一季度全国有近 90 省市(县)出台政策超 100 条。2022年4月-10月为解绑政策出台的第一阶段高峰,涉及城市主要为三四线城市。第二次高峰出现在2023年9月,主要为限购政策调整,北京、上海开始跟进“认房不认贷”。

一线城市带头转变方向,从成交量上看,2023年楼市出现转机。据易居研究院监测的数据,全国十大重点城市2023年新房、二手房合计成交量比2022年增长了9%。不过,目前市场成交量还远不及2015年之后的年均水平,需要更多政策工具包支持。

同时,将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车数据进行拆分之后发现:二手房成交活跃度明显高于新房。这说明,政策对于新房市场的刺激性较小,接下来不仅需要“因城施策”,还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市场出台政策。

扩大到全国范围内,新房市场的成交量仍然处于低位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面积降低到10亿平方米以下,为2010年以来最低。

2013年-2023年全国新建住宅市场情况:
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

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、南京、合肥、厦门、天津、郑州等25个重点城市的数据也印证了:2023年二手房市场的表现要好于新房。

二手房和新房行情涨跌不同步,因此,我们很难认为政策松动是这次的主要城市成交量回暖的决定性因素,肯定还有另外的主要原因刺激了二手房市场。

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数据进行对比:

2023年1-12月平均数据,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2022年上涨的城市有17个,最高为成都7%,其次为上海4.4%;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的只有4个,最高为成都5.8%,其次为北京1.6%,在数量和涨幅方面都要低于新房市场。

一线城市的情况也与上述趋势吻合。

2023年1-12月平均销售价格指数(上年同期=100)

到了2024年3月,新房库存和二手房挂牌量继续增加,房价压力增高,但在70个大中城市中,新建商品住宅1-3月平均销售价格指数上涨的城市仍有14个,二手住宅这一数据下降到了:0。

蜂硕研究院对北京市场的监测数据对比更为明显:北京二手房市场几乎在全线降价,但新房市场量跌价稳。

北京二手房情况:

更大的价格弹性给了二手房市场成交量筑底回升的更多支撑,而新房的定价弹性性对要小很多。

一方面是因为新房有地价等成本的压力,企业必须考虑持续运营,避免持续性降价引发公司内部和竞品的全面“价格内卷”;另一方面,在债务压力没有有效缓解之前,企业会陷入越降价甩卖,负债率越高的恶性循环。

因此,二手房市场比新房市场更为敏感,对市场需求的反馈也更为准确。两者的区别,容易在二手房和新房之间形成价差,叠加对期房按时交付能力的担心,一部分购房者会在购买新房到购买二手房之间随时切换。

活跃程度不同,导致交易结构出现变化。据易居研究院统计数据,北、上、广、深、杭、苏、宁、成等10大重点城市,2023年二手房成交量首次超过新房。

在2023-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董建国表示:2023年1到11月,全国二手房交易量占全部房屋交易量的比重达到了37.1%,创造历史新高。

价格更具灵活性的二手房市场,成为市场托底的关键。

2013年以来,北京二手房市场经历过三次明显的价格波动,分别为:2023年3月到5月、9月到10月、2024年2月到3月。每次价格上涨,都会再快速下滑,说明目前市场不具备涨价的基础。

拉动价格压力下行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:

一是高挂牌量,在售的同类房源增多,市场短期供大于求,想要快速出售的业主就必须杀价建立竞争优势;

二是市场置换需求相对旺盛,“卖一买一”对交易周期要求较高,为了快速出售,置换业主会降价求流速;

三是居民杠杆率,收入预期变差,有降杠杆压力的人会加入出售大军,这部分人的降价冲动也比较大。

经历2023年以来的三次大波动之后,北京二手房市场价格向上的试探已经完全熄火,市场均价快速回落。

管清友、许博男最近的一份报告认为,一线城市中,北京、上海的二手房价格已经深度回调至2017年、2018年水平。

但目前市场整体价格也不具备去年下9月以来那样的大跌压力。在三个压力形成的关键因素中,目前北京二手房市场的挂牌量还维持高位,但据贝壳研究院统计,置换需求占比已经到了总交易量的70%左右,进一步向上提升的空间有限。

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2023 年以来,重点城市 90 平方米以上二手住房成交套数占比有所提升。在上海,今年1-2月,在二手房整体成交套数同比下降的情况下,140 平方米以上住房成交套数实现了20%以上增长,90平米以上的占比已经达到32.8%,为历史新高。

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交易结构将会逐渐趋于稳定,置换需求主导市场走向。

另据伟业我爱我家数据,北京2017年二手房交易样本中,使用商业贷款进行支付的占41.1%,较2016年减少14.3%;全款支付占30.9%,较2016年增加8.1%。

2015年、2016年北京二手房市场上涨期间,使用商业贷款进行支付的占比从40.1%提高至55.4%,2017年随着限贷政策的出台和房贷利率成本的不断升高,买房杠杆率逐步下降至2014年水平。

经过2023年一年波动之后,中国杠杆已经低于美日当年水平,来自于杠杆率的压力会逐渐降低。

置换需求占比见顶、杠杆压力下降叠加,预计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将会在2024年维持高挂牌量、价格微降的筑底趋势,在以价换量的基础上,预计二手房市场将在今年底到达底部。市场交易量虽然很难回到2015-2016年的高峰水平,但可以维持2017年以来的平均水平。

虽然市场活跃度企稳,但高挂牌量会导致成交周期延长,而一线城市相对稳定的新房价格,导致了改善、置换需求向新房市场传导的效果并不理想。

一线城市曾经火热的“一二手联动”哑火,一些改善需求“滞留”在二手房市场“内循环”,会让新房市场筑底需要更长的时间。

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,2024 年一季度,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积为1825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约四成。一线城市在政策优化、较强的购房需求支撑等因素影响下,同比下降约37%。

截至2月底,5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可售面积为 3.37 亿平米,相比去年底小幅下降 1.4%,按近6个月月均销售面积计算,短期库存出清周期为20.9个月,较2023年末延长1个月,其中,三四线代表城市出清周期达31.5个月,较2023年末延长2.5个月,库存去化压力较大。

库存结构向三四线城市倾斜,而一二线重点城市库存上涨速度趋缓。 

2023年底,全国新建住宅的库存为33119万平米,是近7年以来的高点,但比2015年还少了26.8%。

目前新房库存并不是历史最高位,而新开工面积甚至不到2013年的一半,比最高峰的2019年下降了58.6%。新建住宅销售面积比最高峰的2019年下降了39.4%。

印证了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的说法:市场已经超跌了。

新开工面积迅速下降,主要原因为企业开工动力不足。但重点城市的情况要好于三四线城市。

2024 年一季度(截至3月26日),一线城市推出面积同比降幅超五成,而成交面积、土地出让金、成交楼面均价出现不同程度增长。虽然有今年上海、广州比去年推地节奏加快的客关因素,但因为一二线城市集中了更多的国央企等资金状况相对较好的企业,补仓意愿也较强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初步统计,2024 年一季度,重点50城商品住宅月均批准上市面积约850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约四成。短期内出现了供小于求的局面。

此外,一线城市也开始动用“以旧换新”作为政策工具,以求重新建立一二手房市场的联动效应。

4月23日晚,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与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联合发布《开展我市商品住房“换馨家”活动》的通知,宣布在全市推行房产“以旧换新”,活动将于5月1日正式启动。

上周末,郑州正式启动“以旧换新”试点工作,郑州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,第一天,共有3449人次登录平台查阅政策、流程等,平台注册用户260个,报名参加城发集团收购并完成全部资料上传共68人,另外,通过线下开发企业售楼部统计征集换购房意向信息202条。

“以旧换新”对市场活跃度有促进作用,但目前还达不到托底效果,尚需要更多的执行细节来推动二手房市场向新房市场传导。

过去十年中,大户型买家入市,通常会释放较强的信号意义,他们有较为充裕的现金流,对买入时机的把握更为准确,买入动作更为迅捷,近期市场也出现类似情况。

今年1-2 月,上海新房市场出现波动,1000万以上总价段的项目成交套数占比,相比去年同期提升2.8 个百分点。苏州、无锡、合肥都有类似现象。

最近开盘的高端项目融创外滩壹号院二期、滨江凯旋门三期都获得超高去化率,融创滨江壹号院二期首批204套房源4小时内卖完,滨江凯旋门三期212套房源6小时内清空。

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,今年 1-2 月重点25城新房市场高端改善项目成交套数占比均值较2023年同期提升0.8个百分点,与2023年整体持平。

不过近期的高端市场占比提升,作者并不认为是新房市场的买入信号,原因:一是部分高端项目和周边二手房存在价格倒挂,是另一个版本的“以价换量”,此类项目集中入市,容易拉高短期数据;二是目前新房市场总体成交量处于低位,高端市场和刚需、普通改善之间存在割裂。

目前二手房市场活跃度高于新房,也说明了新房市场调整并不到位。虽然今年3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、销售额同比降幅收窄,但市场成交量仍处于历史最低位,筑底过程尚未结束,性价比共识还未达成。

综合库存、开工、成交情况,以及新房市场的价格调整机制,预计一二线等重点城市有望在2025年形成新的供需平衡,三四线城市则需要更长时间消化高位库存。

往期推荐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未来可栖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